2022年9月26日,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,洒在大学校园的教室里,一群怀揣着憧憬与梦想的大一新生,齐聚一堂,共同观看《开学第一课》的回放。对这些初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,他们告别熟悉的家乡,踏上新的求知旅程,内心满是对未来的好奇与迷茫 。而《开学第一课》的出现,就像一场及时雨,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内涵,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为新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、梦想与成长的大门,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共鸣中,探寻着未来大学生活的方向。
节目中,嘉宾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,对培养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深刻启发。比如,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院士50年坚守稻田,只为实现“让人人有饭吃”的梦想。期间,他克服了科研路上的重重困难,这种面对挫折的坚韧不拔,正是我们希望学生具备的品质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,可引入此类案例,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,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,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困难时,能够像谢华安院士一样,不气馁、不放弃。
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的拼搏故事,体现出良好的心态调整能力对成功的重要性。他们在巨大压力下,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、专注当下等心理技巧,发挥出最佳水平。这启示我们,要教导学生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方法。在学生面临学业、社交、就业等多方面压力,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团体辅导,帮助他们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,专注于当下的任务,能够有效缓解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
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看,节目为学生树立了众多优秀榜样,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,明确自身目标。许多学生初入高校,容易感到迷茫,缺乏方向。通过学习这些奋斗者的故事,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想坐标,增强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,减少因迷茫产生的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。
《开学第一课》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有益启示。我们应以此为契机,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,让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可以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。
